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Categories
Not enough stock.
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.
Not enough stock.
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.
Limit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per order.
Only {{ quantityOfStock }} item(s) left.
(1912/1/30-1989/5/17)被稱為「丹麥設計之父」和「家具雕刻家」的 Finn Juhl (1912~1989),出生於丹麥 Frederiksberg ,並曾於皇家哥本哈根藝術學院主修建築。他與 Arne Jacobsen、Hans Wegner 及 Borge Mogensen 被尊稱為丹麥四大巨匠。其共同的成就促使20世紀初的丹麥家具,推升為國際性的潮流指標。
|穿越時空,在黃金年代集結 45 Chair 的靈魂|
回想20世紀初藝術發展的豐沛能量,從新藝術時期充滿活力、波浪型和自然的線條解放,接著追求解析再重新組合的立體派狂潮,爾後又回歸到訴求理性,用實驗探討去表現真實感情的現代主義,你我再孰悉不過的藝術名詞,卻正是丹麥設計大師 Finn Juhl 身處的黃金年代。1945年當 Finn Juhl 離開 Vilhelm Lauritzen 建築事務所後,獨立設計了這一款令人驚豔的扶手椅。45 Chair 的命名即來自19「45」年。這張單椅被譽為「北歐當代座椅之母」,是 Finn Juhl 個人對各種現代藝術內化後的精煉成品,也是 Finn Juhl 所有設計之中最經典的代表。
|前衛的 「飄浮」 實驗創作|
Finn Juhl 非常熱愛當代藝術,像是西班牙著名畫家 Picasso 與英國雕塑家 Henry Moore 的作品。藉其重新組合的形式與抽象表現的概念,Finn Juhl 嘗試從各種不同的素材去創造形態與功能的平衡。對仍舊保守的家具設計而言,相對前衛而且極有實驗性質。當時的座椅總是設計的方方正正,感覺沉悶又厚重。45 Chair 由各種不同垂直與平行的交錯線條,在椅框之間去創造結構上的空間感,從形態上賦予作品本身不同以往的藝術性。如果從正面看來,支撐座面的斜桿是從椅子的前腳,毫不猶豫地直接連接在座面的最深處。令人有一種懸空的錯覺。一體成型的L型座面與椅框的間隙,是另一個結構上的視覺穿透。這種間隙營造了適度的張力,讓整個座面看起來猶如飄浮在椅框之中,也創造了45 Chair獨特的輕盈與優雅感。
|45 Chair 充滿雕塑感的形態解放|
Finn Juhl 有許多知名的建築作品,比如丹麥國家廣播電台的大型建築案。由於對於藝術及雕塑的長期鑽研,在 Finn Juhl 的作品常可發現雕塑品的型態表現。45 Chair充滿有活力、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,椅框看起來有點像是人體坐著的時候的骨架。其木榫和榫眼的連结,從較圓潤的骨幹部分延伸成越來越細長的弧線。兩側扶手的翅面,更轉為面薄而平的造形,提供手臂更為體貼的支撐。
這種帶著曲線的有機形狀,使得 45 Chair 需要特定木材及皮革原料才能被製造,在生產上對工匠也絕對是極大的挑戰。幸好 Finn Juhl 的好友也是首位工匠的 Niels Vodder 以精湛工藝展現了 45 Chair 的完美,細膩質地的觸感更令人有著無比感動。可想的是當時因為技術問題與對品質的要求,45 Chair 每年可生產的數量極少,因此由 Niels Vodder 所製作的 45 Chair 被人們尊稱為 NV45。